一场江苏高端对接会让协鑫为新能源产业按下加速键

https://www.gcl-power.com/tc/about/newdetail/6070.html

2025-09-08    

9月5日,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——"双高协同・跨界融合"纳米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会在协鑫能源中心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在江苏省教育厅推动与指导下,汇聚政、产、学、研各界精英力量,深入头部企业,解码创新基因,探秘成功之道,推进产教融合深化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有机衔接。

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、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星,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,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敏,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、迟力峰,与来自江苏省科技界、教育界和产业界的近300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聚一堂,围绕新材料前沿突破与产业应用核心议题深入对话,为纳米新材料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致辞环节,陈艳立足江苏教育与产业协同视角,江苏作为教育强省、科技强省,始终肩负为未来筑基、为产业探路的使命。她呼吁借此契机构建常态化、高水平的"产学研用"融合平台,以"双高协同"破解产业难题,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标杆,为强国建设的江苏实践贡献力量;吴旭翔聚焦苏州市产业实践,明确指出纳米材料技术作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,将重点聚焦这一技术方向,强化政策支持、优化创新生态,推动更多新材料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;邓敏则从高校职能出发,表态将依托科研优势紧盯国家和江苏需求,深化校地校企协同,融通技术链、产业链与人才链,推动产教双向赋能、共同发展。

"有幸承办此次活动,既是协鑫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战略契机,更是共建新能源材料产业生态的重要平台。"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致辞中满是珍视与期许。在以《新能源新材料协同的GCL新质发展之路》为题的主旨演讲中,他从全球能源转型的宏观趋势切入,既点明行业发展的"时"与"势",也不回避技术突破的"难"与"痛",系统阐述了协鑫以新材料驱动新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:从引领多晶硅供给侧改革、推动光伏迈入平价/低价时代,到自主研发FBR颗粒硅带动全链脱碳,再到前瞻布局钙钛矿、正极材料、硅基负极、碳纳米材料等引领未来的颠覆性技术,协鑫始终以硬核技术构筑全球领先优势。他认为,面对新质发展时代命题,突破材料瓶颈已成为关乎能源转型全局的战略议题,协鑫正以"双高协同"打破壁垒,依托覆盖"风光储氢氨醇+AI"一体化矩阵与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体系,构建包括院士工作站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研发中心在内的融合创新体系,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基础高端化与产业链现代化,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中国智慧与协鑫力量。

活动现场,全国高校先进材料、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苏州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集中签约,推动一批产学研项目现场达成合作;大会为国家"2011协同创新中心"协同企业授牌,并集中发布了江苏高校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,为后续产学研协同转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
"校企协同面对面"环节,来自协鑫集团中央研究院、协鑫大学、协鑫光电、协鑫绿碳纳米科技等多个业务板块负责人、技术骨干,与来自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面对面,围绕具体技术难题、联合研发方向、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议题,进行深入务实的交流与洽谈。

此次活动打破产学研交流的场景局限,让专家学者跳出实验室与会议室,零距离拥抱企业,沉浸式体验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产业创新脉动,不仅促进了产学研之间的务实对接与深度共鸣,也彰显了协鑫作为行业领军企业,主动开放生态、赋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。